《形态学实验技术》以实用性、稳定性、可操作性为编写宗旨。实用性是从使用者的角度,依据编者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国内外实验技术的发展,去选择与编排实验技术方法与流程等,通过石蜡切片、苏木精—伊红染色、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的介绍,使读者对石蜡切片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也为相关形态学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。稳定性是指所选用的实验技术结果的稳定性,对于初学者而言,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呈现的可重复性尤为重要。而可操作性则是指从初学者的实际出发,对每项实验技术力求介绍其原理、具体实验操作及实验注意事项等,通俗易懂且操作性强,以期起到实验指南的作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目录
引言
第1章 形态学制片种类
一、非切片制作方法
二、组织切片制作方法
第2章 组织学石蜡切片制作技术
第1节 标本取材
一、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
二、不同组织器官的取材方法
三、取材注意事项
附:大鼠胸、腹腔脏器的取材方法
第2节 标本固定
一、固定的目的和作用
二、固定的方式
三、影响固定作用的因素
四、固定后的标本修整
五、固定后的标本冲洗
六、固定容器
七、常用固定剂的性质及应用
第3节 标本处理过程:脱水、透明、浸蜡、包埋
一、脱水
二、透明
三、浸蜡
四、包埋
第4节 石蜡切片
一、石蜡切片机与切片刀
二、石蜡切片技术
第5节 染色与染料
一、染色与生物染料
二、染色作用的原理
三、染色方法
四、媒染剂和促染剂
五、染色形式
第6节 苏木精伊红染色
一、苏木精
二、伊红
三、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
第7节 封固
一、封固的目的
二、封固剂种类
三、封固剂的折光率
四、常规石蜡切片封固方法
第3章 特殊染色技术
第1节 胶原纤维染色
一、形态结构与特点
二、胶原纤维染色
三、磷钼酸和(或)磷钨酸在染色中的作用
四、影响结缔组织三色染色的因素
附: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胶原纤维
第2节 弹性纤维染色
一、形态结构与特点
二、弹性纤维染色
第3节 网状纤维染色
一、形态结构与特点
二、网状纤维铵银技术的基本步骤与作用
三、常用的铵银方法
四、网状纤维铵银方法的基本要求
第4节 肥大细胞染色
一、形态结构与特点
二、肥大细胞染色
三、异染性
第5节 胰岛细胞染色
一、胰岛细胞形态特点
二、胰岛细胞染色
第6节 糖原染色
一、显示糖原的高碘酸雪夫(PAS)反应
二、Best卡红染色显示肝糖原
第7节细胞内DNA和RNA染色
一、Feulgen反应显示DNA
二、甲绿-派若宁染色显示DNA和RNA
第8节肌组织染色
一、Heidenhain铁苏木精染色
二、Mallory磷钨酸苏木精(PTAH)染色
第9节 神经元(细胞)尼氏体染色
一、焦油紫染色
二、甲苯胺蓝染色
三、硫堇染色
四、Luxol坚牢蓝-焦油紫染色
第4章 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技术
第1节 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相关的基本概念?
一、抗原
二、抗体
第2节 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基本类型与原理
一、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直接法
二、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间接法
三、非标记抗体法
四、抗生物素生物素法
第3节 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技术的种类
第4节 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技术的基本过程
第5节 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石蜡切片的有关基本技术
一、用于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的标本取材
二、用于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的标本固定
三、用于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的标本处理过程:脱水、透明、浸蜡、包埋
四、用于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石蜡切片的制作
五、常用的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方法
六、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染色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
七、血清封闭排除非特异性着色
八、减少或消除内源性生物素
九、抗体
十、显色
十、检测系统
十二、免疫组织(细胞) 化学复染
十三、孵育盒的作用?
十四、封固剂的使用
十五、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结果与非特异染色的控制
十六、常见的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问题
第6节 双重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技术
一、双重免疫标记染色种类
二、常用的双重免疫标记配伍类型
三、双重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的基本种类
四、常用的双重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染色方法
五、消除双重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染色间抗体系统的
交叉反应
附:常用的酸性溶液洗脱方法与应用
六、双重免疫组织(细胞)化学注意事项
第5章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
第1节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的基础知识
一、核酸的化学组成
二、DNA和RNA
三、DNA变性与复性
第2节 原位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
一、基本原理
二、探针类型与制备
三、探针标记物与探针标记方法
第3节 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基本步骤与原理
一、杂交前准备
二、杂交预处理
三、杂交反应
四、杂交后处理
五、杂交体的检测
第4节 对照实验和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
一、对照实验
二、实验中的问题与对策
第6章 形态学技术实验指导
第7章 附录
|
|